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服务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热处理的目的是要把在以前各加工工序中产生或析出的合金碳化物

  依据化学成分、热处理目的的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有固溶化处理、稳定化退火处理、消除应力处理以及敏化处理等。
  固溶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处理就是将钢加热到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的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之后快速冷却的工艺方法。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热处理的目的是要把在以前各加工工序中产生或析出的合金碳化物,如(FeCr)23C6等以及σ相重新溶解到奥氏体中,获取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有的可能存在少量的δ铁素体),以保证材料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充分地消除应力和冷作硬化现象。
  固溶化处理适合任何成分和牌号的奥氏体不锈钢。
  1.固溶化处理加热温度的选择
  奥氏体系列的不锈钢虽然化学成分、种类不同,但固溶化处理加热温度的差别不大。常见牌号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加热推荐温度范围见表3-2。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铬碳化物和σ相的分解、固溶是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在实际加热条件下,850℃左右碳化物即开始分解、固溶,但在这个温度需要长时间保温。提高加热温度,可减少保温时间,即可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在1000℃需要10min,在1065℃需要3min,在1176℃只需要1.5min。当然,加热温度太高会带来其他的不利作用。所以,0Cr18Ni9、1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生产中,固溶化加热温度可采用1050℃左右是适宜的;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钢,因钼会降低固溶扩散速度,其固溶化加热温度可提高一些,如采用1080℃左右;含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如果采用较高的加热温度,会使钛或铌的碳化物过度溶解而不利于发挥稳定化元素的作用,所以,含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加热温度可低一些,如1000℃左右即可;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中,当形成铁素体元素(以铬当量计)和形成奥氏体元素(发镍当量计)的比例在Schaeffler图(图1-1)上位置接近出现铁素体的区界时,此钢的固溶化处理加热温度宜取较低温度;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因其组织成分不均匀性强,为保证固溶化处理效果,固溶化加热温度比同牌号的锻材、轧材要偏高。
  2.加热保温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铬的碳化物溶解固溶速度较慢,钢的导热率低,所以,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处理的加热保温时间比一般合金钢要加长20%~30%。以保证内部均温和铬及碳化物的充分固溶。
  3.固溶化处理的冷却
  经固溶加热、保温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却时,如果冷却速度不足,则已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碳化物或σ相还可能析出,所以,固溶化处理的冷却速度很重要。
  从理论上讲,固溶化冷却速度越快越好,但在具体生产中会存在零件变形和残留应力的问题。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标准中,将奥氏体不锈钢的冷却方式标注为“快冷”,在许多情况下,对“快冷”的理解可能不同,“快”的程度不好界定。
  综合不同文献资料介绍的情况,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冷却方式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含铬量大于22%,且含镍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含碳量大于0.08%的奥氏体不锈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08%,但有效尺寸不大于3mm的奥氏体不锈钢,应选水冷。
  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08%,但有效尺寸小于3mm的奥氏体不锈钢,可用风冷。
  有效尺寸为0.5mm以下的薄板件可空冷。
  截面尺寸大的奥氏体不锈钢零部件毛坯即使水冷,其心部或接近心部处的冷却速度也未必满足要求,一旦加工成零件后,这部分成为接触介质的表面,就会影响该部分的耐腐蚀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加工,使工件面能尽量地接近固溶化冷却介质,保证较快地冷却。或者选用含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并在固溶化处理后进行稳定化退火处理。
    更多信息
  请直接与我公司服务人员联络(咨询热线:0769-82621055全国统一热线:400-699-1286),以获得更多的有关耐均匀腐蚀不锈钢、耐局部腐蚀不锈钢  、耐硫酸不锈钢  、耐硝酸不锈钢 、 耐磷酸不锈钢、耐醋酸甲酸不锈钢、耐盐酸不锈钢、耐氢氟酸不锈钢、镜面铝、 无氧铜、440C的选择、应用及库存等相关资料。
  资料来源:东莞市弘超铜铝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
【点击次数:】 【加入时间:2013-08-14】 【关闭本页